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莫氏宗亲网 首页 宗彦贤达 历史名人 查看内容

西南巨儒-----莫友芝

2010-7-8 01:25| 发布者: 莫经山| 查看: 12594| 评论: 0|原作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来自: 莫友芝研究所

摘要: 晚清文化巨匠 ——莫友芝生平人品与主要学术成就评介 梁光华 一、莫氏家族简史及莫友芝生平人品评介 莫友芝先生字子偲,自号郘亭,晚号眲叟,是我国晚清以来闻名于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清史稿·文苑传 ...

莫友芝生平人品评介

 莫友芝先生字子偲,自号郘亭,晚号眲叟,是我国晚清以来闻名于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清史稿·文苑传》誉之为西南大师。诗学书三绝的莫友芝先生是古代贵州文化的主要代表学者之一,其杰出的学术成就可谓黔学之光

莫友芝先生1811年农历五月初三生于兔场上街家中,随父到遵义那年13岁。在父兄塾师的教授之下,在独山紫泉书院,在兔场家塾中,莫友芝对四书五经、对儒学朴学已经有了较深厚的基础,而且才华过人。例如他七岁时曾受晋代著名诗人谢玄晖(朓)竹外山犹影之诗句的启发,把家中的读书堂取名为影山草堂,深得父亲的好评。莫友芝行迹半天下,无论走到那里,都把自己的书屋叫做影山草堂。莫友芝在《影山草堂本末》一文中说:友芝昔者久侨暂居,必寓斯名以存先泽。这就是誉满海内外的影山草堂的来历。黔南独山影山文化(与黔北遵义沙滩文化相呼应)由此得以命名。莫友芝是影山文化的旗手和主将!

道光六年(1826年),莫友芝16岁,他从遵义返回独山考中秀才,得补州学弟子员。道光九年(1829年),莫友芝从遵义回独山,为嫡母唐孺人办理丧事。兔场“奎星楼”落成,乡人众推友芝写《奎星楼序》。这是莫友芝先生一生中最早一篇公开面世的文章,收入《郘亭遗文》之中。

   道光十一年(1831年),莫友芝先生21岁在贵阳乡试中考中举人,从此文名远播。从1835年至1860年,莫友芝在这25年中先后六次进京会试,都未考中进士。从水平上讲,莫友芝是公认的才华横溢的举子。翰林院侍讲学士、权倾朝野的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曾国藩第一次在北京琉璃厂书肆与莫友芝见面(道光27年,即1847年),就惊叹“不意黔中有此宿学耶!”于是“心敬其人”,于琉璃厂虎坊桥设宴订交;写诗赠别友芝先生:“黔南莫夫子,志事无匹双”;晚年在咸丰十一年七月初三所写的《日记》中评价莫友芝先生“学问淹博,操行不苟”。晚清学者薛福成在《祭莫子偲文》中谓莫友芝“繄我之师”。晚清著名外交家、学者黎庶昌《黔故颂·莫征君》谓莫氏“优游江左,名满四裔”。晚清学者张裕钊在《莫子偲墓志铭》中称颂莫友芝“迹半天下,名从之驰”,“自通州大邑,至于山陬岭海,公卿举人,学士大夫,咸推子偲以为不可及;下逮武夫小吏,闾巷学徒,语君名字无不知;朝士贵人争欲与之交”。张之洞、李鸿章也很钦佩莫友芝先生,张氏评价莫氏“蚤年高名动帝都”。这样一位令人倾倒的饱学举子莫友芝,就是考不中进士,真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迷团。从主观愿望上讲,50岁之前的莫友芝是希望考中进士而及第显身的,因为参加科举,及第显身,这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读书人都具有的功名思想,也是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为读书人所铺设的唯一出路。在封建时代,读书、科举、做官三位一体。封建时代隋朝以降的读书人如果不入科举,那是没有出路的,也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一旦科举及第,即可身价百倍,官运亨通,光宗耀祖,莫友芝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翰林院庶吉士,有科举及第的功名思想,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莫友芝先生没有科举致仕的功名思想,他怎么会先后八次(从16岁到50岁的34年间)参加三种级别(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呢?有人不深入研究莫友芝,只是从现代意义上简单地说莫友芝一辈子没有做过官,没有功名思想,说他鄙弃科举,鄙弃官场,绝意仕途,“荣利泊如”(《清史稿·文苑传》语)。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详细的论证,可参看拙文《论莫友芝的功名仕途观》,载《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4期)。莫友芝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介儒生,他父亲的老师、同学身居高官(如洪亮吉、朱珪、阮元、王念孙等),他的知己曾国藩,他所结识的朝中大臣祁隽藻、端华、肃顺等人,都是名重朝野的高官仕宦,只要莫友芝相请,他们都可以鼎力襄助莫友芝,但是莫友芝先生不愿投靠权贵,不去奔走科场快捷方式要津,不随封建时俗俯仰。《清史稿·文苑传》谓莫友芝在京师远迹权贵。莫友芝始终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堂堂正正地一次又一次地进京参加进士考试而希望金榜题名。尽管一次又一次地落第而归,但他仍然坚持初衷而不改。按照清朝吏制的规定,举人进京会试三次,不管考中与否,均有截取县官(候补县官)的资格。《清史稿·文苑传》说:咸丰时,尝选取县令。但这不是堂堂正正考取获得的官位,莫友芝对此意有不乐,弃去不复顾(张裕钊《莫子偲墓志铭》)。

研读莫友芝的诗文,我们得知,莫氏几十年间连岁进京会试的经历,使他洞悉科场作弊的黑暗和科举考试不能全面培养和发现、任用人才的弊端。像他这样极有才华的人在进士考试中搏击摔打了三十多年而不能如愿,反而一次次地遭受打击。对这样的科举制度,还能存有什么希望呢?49岁那年(1859年)在京最后一次会试落第,莫氏对科举致仕心灰意冷了,所以他对朝廷赐予的截取官位意有不乐,弃去不复顾。友芝先生的九弟莫祥芝说他庚申(1860年)选缺有日矣,而先生意漠如也,就是最好的证明。

  后来在莫友芝52岁时(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祁隽藻等大臣向朝廷密荐保奏,清廷下诏征莫友芝、郑珍、邓瑶等14人为江苏知县,仕民倾羡,光耀在即。但是50岁以后的莫友芝先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搜求、整理古籍、进行学术研究的事业之中。他已经无意于仕宦功名了。《清史稿·文苑传·莫友芝》记载说:咸丰时尝选取县令,弃去。至是中外大臣密疏荐其学行,有诏征至,复谢不就。面对朝廷的征诏,莫友芝在给郑珍先生的一封信中表明的自己的态度:吾曹索漠荒岸,久无意于用世。如果此时他要出任官职,就犹如以不嫁之老女,忽而强之适人,须是心场面目,举止行色,妆点改换一番。安有不凿枘者?莫氏邀请同被征诏的郑珍到江南聚首研究学术,且风趣地说:官不官在兄自决,决不至将去断送头皮也。可见莫友芝先生此时确实绝意仕进,不象50岁以前那样积极追求仕宦功名了。对于莫友芝先生这一高尚节操,《清史稿》评价说:介特内含,在京师远迹权贵,评骘书史外,荣利泊如也。晚清学者萧光远也撰文评价说:不入吏朝,晚节弥高。莫友芝先生一生不入仕途,古人今人评价甚高。他行迹半天下,一生没有置办任何田产家业,没有雇佣奴仆农人,没有纳妾娶小,一妻而终,拥有的是渊博的知识智能、过人的才华和丰富的影山草堂藏书,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过去有人不了解这一点,说莫友芝是封建地主,这是不正确的观点。我们应当根据历史事实予以正名。莫友芝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呢?纵观莫氏的一生,莫友芝先生靠他的教书收入,靠他为人撰写文章书稿、整理校勘古籍、创作书法篆刻作品所得的润笔等来维持生计;莫友芝先生靠他过人的杰出的才华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来赢得社会贤达和仕民百姓对他的倾慕支持,对他的捐赠赞助。

莫氏50岁到6111年间在江南吴越搜求、整理古籍,精研学术,也得到了曾国藩和九弟莫祥芝的资助支持。

    莫友芝先生把他所获得的精神和物质的支持,回报了社会。他节衣缩食奔波所换来的数以万计的价值连城的影山草堂藏书留给了后世;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例如同治十年九月十四日(1871914日),莫友芝先生辞世这一天,仍在扬州兴化县里下河整理古籍,手批《黔诗纪略》。不幸病发于舟次,医治无效而辞世,享年61岁。兴化县令甘绍盘闻之前往料理丧事,派人将子偲先生灵柩运到金陵莫愁湖,其门生故旧、社会贤达、百姓武夫前往吊唁。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亲到莫愁湖哭祭宿友知音莫友芝,动情地写下了这样一副感人的挽联:

京华一见便倾心,当年虎市桥头,书肆订交,早钦宿学;

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糊上,酒樽和泪,来吊诗人。

    薛福成《祭莫子偲文》:“胸怀超淡,繄我之师。”张裕钊《莫子偲墓志铭》曰:“子偲行迹半天下,名从之驰!”黎庶昌《黔南颂·莫征君》曰:“毋敛独山,汉县所际。崛起莫君,博闻强识,藏书满家,鳞鳞毳毳。目录金石,专门极艺。叩谁某沿革,如与游肆。分篆高骞,冰斯雄睨。优游江左,名满四裔。”莫友芝先生的葬礼空前隆重。为了使友芝先生灵柩归葬其父墓旁,其九弟莫祥芝特辞去江宁知县之职,偕同侄儿莫绳孙于次年(1872年)春,亲送灵柩回遵义青田山安葬。曾国藩特发文书到沿途各地,各地官员亲自迎送友芝灵柩。一个从蛮荒西部贵州走到繁华富庶发达的江淮吴越之地的贫儒书生,一个终生不入仕途的文人举子,死后能够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在中国古代可能是极为少见的了。

 

                       

            (梁光华教授供稿)  

莫氏家族简史

研读莫友芝《至都匀谒祖墓示彝儿三首》得知,莫友芝先生的祖上原籍是江宁上元县(今属南京市)人。莫氏在诗中说:吾家虽为儒,实起自行伍。明朝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莫氏远祖名叫莫先,随朱元璋皇帝所派30万调北征南大军远征到黔南(以此为起点,我们称为莫氏家族在贵州的第一世祖),后来留居都匀城南的薛家堡,与当地布依族女子通婚,繁衍后代。其后,莫氏的二世祖莫廷美、三世祖莫尚文、四世祖莫如爵、五世祖莫云衢,有的虽然在外地行伍做官或经商,但最后都回到都匀薛家堡定居,薛家堡有其祖墓。民国14年《都匀县志稿》有文记载。

    莫氏六世祖莫佳能(莫友芝的曾祖父)经商到独山,觉得兔场是个地灵人杰的风水宝地,便将全家从都匀迁到独山兔场上街定居。莫氏一家从此成为独山籍人士。莫友芝《影山草堂本末》开篇有文为证:独山州北三十五里兔场上街,友芝先人之庐在焉。莫友芝的曾祖父莫佳能经商有道,积蓄渐多,家道日见富庶。佳能先生在当地很有威望,被公推为乡约。他识字不多,但尊重读书人,也很有远见,出资延请名师到兔场办学授徒。莫佳能先生的四个儿子莫刚、莫灿、莫元、莫强都先后进入私塾就学。 

从此,莫氏家族由行伍军旅之家变成了文教世家、书香门第。同时,由于莫佳能先生延师办学,也开创了兔场、独山一带办学读书的良好风气,为兔场和独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民国4年版《独山县志》有文记载。

    莫氏六世祖莫佳能(莫友芝的曾祖父)经商到独山,觉得兔场是个地灵人杰的风水宝地,便将全家从都匀迁到独山兔场上街定居。莫氏一家从此成为独山籍人士。莫友芝《影山草堂本末》开篇有文为证:独山州北三十五里兔场上街,友芝先人之庐在焉。莫友芝的曾祖父莫佳能经商有道,积蓄渐多,家道日见富庶。佳能先生在当地很有威望,被公推为乡约。他识字不多,但尊重读书人,也很有远见,出资延请名师到兔场办学授徒。莫佳能先生的四个儿子莫刚、莫灿、莫元、莫强都先后进入私塾就学。从此,莫氏家族由行伍军旅之家变成了文教世家、书香门第。同时,由于莫佳能先生延师办学,也开创了兔场、独山一带办学读书的良好风气,为兔场和独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民国4年版《独山县志》有文记载。 读莫与俦《显考健行公家传》得知,莫友芝的祖父莫强(七世祖)字健行。世称健行公。他入学后,未考中乡试,便终身从事教育,设馆授徒,远近闻名,深得莫氏家人和乡里人崇敬。

    友芝先生的父亲莫与俦(八世祖,莫强之次子)字猷人,一字杰夫,晚号寿民,世称贞定先生,清朝乾隆28年(1763年)生。嘉庆三年(1798年),与俦先生乡试中举,次年进京会试,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莫与俦是独山的第四位翰林!翰林院散馆后,莫与俦先生被派到四川盐源县任知县,颇有政绩,百姓拥戴。与俦先生1803年在知县任上娶了李氏夫人(原配夫人为唐氏),这就是莫友芝先生的母亲。1804年,莫友芝先生的祖父健行公去世,其父与俦回独山奔丧守孝。服丧期满后,与俦先生不愿出任官职,以守孝和奉养老母之由在家乡设馆授徒,主讲独山紫泉书院,还曾在丹寨等地任教。嘉庆26年(1821年),清廷吏部下文,命与俦先生进京选官。年近花甲的莫与俦先生决定弃政从教,自请改任教职。根据清朝官吏回避制度,1823年,清廷任命莫与俦为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先生赴任教职19年,以79岁高龄卒于府学教授任上。

 

莫与俦先生最先在贵州传授汉宋之学,开启民智,传播儒学文化,培育儒学朴学人才。这在当时偏僻落后的贵州,无疑是一个创举。所以莫与俦先生被誉为开启贵州民智的著名教育家。《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赞誉莫与俦是清代著名的教育家

 (梁光华教授供稿)

 独

 山

 免

 场

 

生故乡

 

           

 
 
 
 
 
 
 
 

 

 

奎文阁

     
   

 

莫友芝是我国晚清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其书法融篆、隶、魏碑、金石为一体,尤以篆隶为高,其篆隶以汉魏碑版为宗,兼师事邓石如,博采众家之长而自铸伟格,美不胜言。莫氏书法得到了诸家的极力推崇,如张裕钊《莫子偲墓志铭》说其“工真行篆隶。求书者肩相摩于门。”《清史稿·莫友芝传》说莫氏“真行篆隶书不类唐以后人,世争宝贵。”赵恺《莫征君子偲先生像赞》谓莫氏书法“隶耽汉魏、篆揖斯冰。”《贵州通志·莫友芝传》谓莫氏“好谈碑版,汉人隶刻多有跋尾,尝集汉碑头篆,刻百余通。所作篆书,多从此出。于当代名家,别构一体,为时所重。”日本人北川博邦先生编辑《清人篆隶字汇》收莫有芝的“外、奇、也、步、此、倚、将、平、建、山、哉、广、历”等两百多个技法精湛、堪称楷模的篆隶字。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图书馆、浙江省湖州嘉业藏书楼、南开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一些私人手中均珍藏有莫友芝手札墨迹等文史资料。莫氏书法已被列为国家禁止外流的艺术作品。 此为莫氏真迹,现藏独山莫友芝纪念馆。此帖当学汉《张迁碑》。用笔方劲凌厉,棱角分明,线条丰富多变,结体方正高古,书风雄浑朴茂,又不失《曹全碑》之秀美。形质彬彬,情性天然而不失法度。氏此书学《少室碑》,学界谓莫氏篆书“古朴高雅,结构茂密,圆劲浑厚。”(《中国历代书法鉴赏大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通。”宋曹《书法约言》云:为书须“凝神静思,怀抱萧散,陶性写情。”古人云:书品即人品。于此可窥莫氏温婉通达、萧散自然的人生态度。

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最新评论

图说莫氏
宁夏“两会”祝贺世界莫氏宗亲祭祖大典圆满成功
宁夏“两会”祝贺世界莫氏宗亲祭祖大典圆满
重庆各区县清明会如火如荼展开
重庆各区县清明会如火如荼展开
重庆莫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以来,各地宗亲积极行动,共同推动家族事业发展。 3月27日,重
莫家拳组团参加暨南大学武术交流活动
莫家拳组团参加暨南大学武术交流活动
在1月7日,由世莫主席添来叔带队,广东省莫会副会长凡哥,莫家拳第五代传人坤雄叔,惠
海南莫正忠发表重要文章《琼雷莫氏乃是宗亲兄弟》
海南莫正忠发表重要文章《琼雷莫氏乃是宗亲
琼雷莫氏乃是宗亲兄弟 海南莫氏族谱卷二丶三记载,元代十一世天锡公与母亲黄氏收取印
2O15年6月24日一25日西行寻祖纪实
2O15年6月24日一25日西行寻祖纪实
我父辈兄弟五人,长房,二房仍在新会南门居住,三房,五房百年前到广卅读书而定居广卅
阳江莫氏大宗祠佚事(曾经的五大县驿站)
阳江莫氏大宗祠佚事(曾经的五大县驿站)
阳江莫氏大宗祠,始建于乾隆年间,曾作五大县(阳江丶阳春丶恩平丶新会丶电白)莫家人
宗亲日志
辽宁莫永甫
辽宁莫永甫 2014-05-04
女儿考取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做父母的没有比 ...
辽宁莫永甫
辽宁莫永甫 2014-05-04
女儿考取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做父母的没有比 ...
莫玉蘭
莫玉蘭 2011-05-06
我們是從安徽盧江出來的 當時戰亂 來到台 ...
莫玉蘭
莫玉蘭 2011-05-02
不知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莫堰村氏屬於 ...
莫玉蘭
莫玉蘭 2011-05-02
請問不知有無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莫堰 ...
高要莫炎
高要莫炎 2010-08-30
我族字派;有.容.德.乃.大.业.仕.如.国.贵. ...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