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莫氏宗亲网 首页 莫氏要闻 查看内容

新会人莫凡和他的“麦田”

2012-11-20 15:21| 发布者: 江门莫树良| 查看: 2040| 评论: 2|原作者: 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实习生 黄元兴|来自: 江门日报

摘要: 11月16日,“麦田计划”在江门八中举办了一场大型纪实图片展,300张真实又震撼人心的照片,向大家展示一个个“山那边的孩子”的故事,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心酸不已。   “麦田计划”,这个由老家在新会区的莫凡发起的 ...

 
 
       11月16日,“麦田计划”在江门八中举办了一场大型纪实图片展,300张真实又震撼人心的照片,向大家展示一个个“山那边的孩子”的故事,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心酸不已。

  “麦田计划”,这个由老家在新会区的莫凡发起的草根助学组织,这个一年内就被推向全国甚至延伸到海外的“计划”,这个第一个成功转型为基金会的民间公益助学团队,这个大部分江门人并不十分了解的莫凡以及他的“麦田”,如今是一种什么境况呢?带着对“麦田”的关心和好奇,对莫凡及所有“麦客”的敬佩,记者走近了他们……

  ○“作为一个没有见过麦田的南方人,我对麦田非常向往。在我心中,麦田充满希望,充满收获,我希望孩子们丶资助人和志愿者都收获很多的希望。”谈起“麦田计划”名字的由来,莫凡这样解释。

  ○2010年9月,逐步获得社会广泛支持的“麦田计划”,在省民政厅的主持下成立 “麦田教育基金会”,成为第一个成功转型为基金会的民间公益助学团队。在有了正式的身份后,“麦田计划”得到了更多企业的捐款,对孩子们的帮助也更大了。

  ○现在,麦田有自己的LOGO丶口号和“麦田之歌”,麦田的志愿者叫“麦客”,有统一的麦服丶麦帽和徽章,还有“麦客”手上的红手绳丶麦田的标准动作……没有一项不是独创的。

  ○现在的“麦田计划”,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近7万名“麦客”的民间助学组织,资助了4500多个孩子丶300名代课老师,捐建了13所小学丶350间乡村图书室。

  1 “麦浪”滚滚正是“麦田”成熟时

  莫凡原名莫伟强,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目前在上海工作,是一名自由设计师。

  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云南贫困山区里的失学孩子。在一次次的大山走访中,他认识了一群群可爱的孩子,同时也被山区孩子艰苦的求学环境所触动,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帮一帮他们。

  2005年,他背上行囊,踏上了去云南支教的征程。在那里,他被在贫困中坚守希望的孩子们深深震撼,开始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也是在那一次,他发现那里的学校基本没有图书室,那里的学生在整个六年小学生活里没有看到过一本课外书。他们的童年里没有《白雪公主》丶《皇帝的新装》丶《拇指姑娘》,也没有《皮皮鲁》。“一个没有想象力的童年是多么的可怕和灰暗!”他被深深震撼了。

  所以当年轻的女校长向他表示,希望他帮助募捐一些图书时,他答应了。回到深圳,他在个人网站发起“麦田计划”,很快募集了500多本图书送了过去。

  这个头一开,他就再也没停下来。这个“捐图书”的号召,也发展成了今天“麦田8行动”之一的“麦浪行动”。

  随后,“麦田计划”又陆续发起了麦浪行动丶麦苗行动丶麦想行动丶麦暖行动丶麦青行动丶麦风行动等项目。目前的主要行动是帮助贫困山区学校建立图书室,资助失学儿童继续学业,为贫困山区兴建麦田小学等。

  2 “麦苗”青青“麦田计划”在江门

  或许因为江门是莫凡家乡的缘故,江门分社是“麦田计划”最早建立的团队之一。莫凡的第一个麦田报告会也是在新会景堂图书馆举行的,那是2005年的8月26日。

  在那次报告会上,莫凡将自己在云南的所见所闻,那里山区儿童求学的艰辛反馈给在场的人,同时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捐赠图书。他的号召得到市民的热烈回应,在当天晚上就筹得图书7000多本。

  但2005年以后,“麦田计划”在江门开展的活动一直不多,知名度也不高。

  “分社的老成员都到别的地区担任重要的职位,所以这里一直都缺少得力的组织者带领大家开展活动。”谈到原因,江门分社志愿者“猫猫”这样说。她告诉记者,很多志愿者有固定的工作和家庭,难于挤出时间参与活动,目前分社能经常参与活动的只有20人左右。她希望更多有责任心的丶年轻的志愿者能加入进来,让“麦田”的爱心和理念在江门传承下去。

  另一方面,“猫猫”认为,江门人对“麦田计划”缺乏了解,加上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有些学校曾拒绝他们开展活动。“其实我们的活动是很好的思想教育活动,能唤起大家心中的爱,能给大家提供到一个表达爱的机会。”

  让人欣慰的是,在“麦客”们的努力下,近两年,“麦田计划”在江门举办的活动开始增多,走进大学丶中小学以及图书馆,举办了纪实摄影展丶画展等。

  今年7月,“麦田计划”在新会景堂图书馆举办“画出彩虹”画展,收集江门本地和山区小朋友的画作拿去展览,还邀请了美术大师进行评选,并现场拍卖,筹得3万元,“我们把筹得的资金用于开展山区儿童的第二课堂。”志愿者“蓝天使”说。

  莫凡表示,近期,他打算在家乡做一些公益项目,比如在周边建一些图书室,让家乡人真正参与到“麦田计划”中来,表达爱,奉献爱,分享爱,感受爱,传播爱。

  3 “麦想”深深一种理念在传递

  在“麦田计划”秘书长“种子”的眼中,莫凡是一个喜欢开玩笑,喜欢自嘲,喜欢拥抱所有漂亮姑娘的平凡男人。“他有一颗充满爱的心,一直热心公益,中学时就因为勇救落水儿童而被媒体报道。”“种子”告诉记者,在“麦田计划”还没开始时,莫凡就经常举办画展,义卖画册台历,收到的钱全部用于资助云南山区的贫困孩子。

  “麦田计划”刚起步时,莫凡为此付出了很多。“那时候,为了做一个震撼人心的帖子,他经常熬夜到天亮,困了就靠在椅子上睡会儿;为了赶麦田周年纪念画册,他3天没有离开办公室。后来在走廊里靠着墙睡着了,以至于保安以为他发生了什么问题。床,对他来说成了奢侈的东西。为了麦田计划,他半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种子”动情地说。“‘麦田计划’的标志和T恤上的图案都是他自己设计的。”

  带着好奇和敬佩,记者拨通了莫凡的电话。电话那端,他的声音平和温暖。他说,现在的“麦田计划”已经步入正轨,他也因此轻松了很多,“现在一年有一半时间出去走访,还会做一些‘麦田’的推广和报告会。”

  对于“麦田”,莫凡有自己的想法。在他心中,“麦田计划”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助学丶帮人的组织。“麦田”将传递一种理想和信念,是一个拥有自有文化的输出者。

  目前,“麦田计划”正在从简单的扶贫式助学向心灵层面的深度助学转变。“以前我们更多地给孩子们一些钱丶书等物资层面的帮助,现在更注重在能力及心灵成长方面培养和帮助他们。”

  “种子”介绍说,以前“麦田计划”捐赠的大部分是简单的图书,现在则更多地捐助多媒体图书室。利用这一平台,为孩子们开通第二课堂丶艺术教育及进行阅读指导等。

  如今的莫凡仍是长发披肩,艺术味儿十足的他仍心怀助学的梦想。一年中80%的时间他都在照顾“麦田”。对他来说,“麦田”已经成了一种事业,成了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和平台。正如他所说的,“在帮助孩子实现梦想的同时,也感谢孩子给了我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

18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江门莫树良 2012-11-23 17:27
13564048660,这周末他回到新会
引用 莫添來 2012-11-21 17:54
莫凡兄弟為山區學童所做的,是非常感動,少說話,做實事,全力支持,很想認織這個多出息的兄弟,請樹良兄找他的通訊給我,謝謝,

查看全部评论(2)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