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墓事件《商谈资料》 ——八二年西村事情及现在情况 (原件原为政协主席冯汉兴保管,现在封开文联陈楚源主席手上,莫少贤于2004年12月22日借阅,2005年8月28日送还) 有群众提出,1982西村发生的问题,过去和现在究竟是怎样的?希望得到了解。这里把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提供,交换意见。 当时背景 封开县(由原封川、开建两县合并)与其他一些地方一样在,有集中赌博、拐卖妇女、联宗祭祖等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社会治安,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秩序。各地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展打击这些活动。这是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经过情况 莫宣卿状元墓,在原封川县渔涝(现渔涝区)西村(现西村乡)锣鼓岗。因时间长,风雨侵蚀,牲畜毁踏,平整土地等原因,墓园已受损坏,但仍有遗址。 1981年3月,封开县长安区(原开建县长安地方与广西贺县、广东怀集边界地方)金星乡农民莫如玉在家乡召集24人会议(其中:莫如玉家乡莫氏农民20人,贺县、怀集莫氏农民各2人),选出执行机构人员10人,由莫如玉当组长。向三省八县发出倡议捐款重修莫宣卿墓。提出“拟以随丁伙合,每丁只限两角”“5元以上者勒石碑以垂芳古”。执行组长又规定,外出工作和到西村工作的人员每日工钱三元五角。 原封川县有的莫姓人员对莫如玉的做法又统一又矛盾。统一的就是把祖宗墓修好。有矛盾的认为宣卿公墓在我地封川,创始倡议会议不在渔涝开,执行机构人员,没有一个是我地封川这一族人,内心很有意见。认为不尊重封川这一族兄弟。其次,感到组长副组长会计出纳都是莫如玉家乡附近的几个兄弟,收钱帐户又设在如玉家乡信用社,而不设在渔涝,更信心不过。因此有人向上级反映了这个意见,但没有处理。认为是姓莫自己兄弟间个人利益的意见。 到了1982年执行组长莫如玉,通知三省八县莫姓兄弟来二三万人,于农历八月十七日到西村拜祖。莫姓兄弟内部又有不同意见的人,将到八月十七日之时,继续向上级反映汇报,提出这么大的事,不向公社和派出所报告,如此搞,不知会出事否。县知道这条消息后,便通知渔涝公社先派人去处理。当时派公社副书记、几名干部、法庭莫其林等同志到西村,动员当前不要这样搞,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执行机构成员避开,由西村的和各地来西村的莫氏出面大辩论,不接受劝告。根据县的意见,把为接待外地莫氏来拜祖的东西搬走,辩论越激烈,莫氏人员越来越多,把干部包围起来,发展到破坏桥梁,不给县来的车进出。事情不能制止下来,眼看就八月十七,万一外地来的人更多,处理不好,会有可能出现流血事件。最后县作出决定:在城镇工作的姓莫的干部职工,回自己家乡做兄弟思想工作,不要在这个时候派人到西村,对县外的电告地区通知各地,要求莫氏人员不要在这段时间到西村,以便于弄清是否有其他问题混淆在一起。并决定先拘留莫如玉,由于他和其他执行机构成员逃离了西村,后追踪到其家乡长安拘留的。随后再拘留西村的莫思才、莫思南。约十二月再拘留西村的莫定生。西村事情才得缓和下来。 经过三个月的侦察审查,没有发现与其他政治破坏案件有联系。拘留莫定生后,宣布无罪释放莫思才、莫思南。被拘留时间的伙食费,由本人负担。 查明莫如玉是劳改释放,有前科。劳改释放后,有搞封建迷信活动。西村包围干部,破坏桥梁,是直接主谋者,负责者。根据一九八一年六月十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改人员的决定”等法律依据和国家法令规定精神判刑三年。 查明莫定生也是劳改释放,有前科。劳改释放后,有搞封建迷信活动。西村事情不是主要负责者,根据前述法律精神判处一年,监外执行。 由于出现了上述问题,二三万人来西村不成了。墓地也修不成了。在有些人中以为修墓就捉人,就当敌我矛盾处理。此后,愿意出钱出力想把墓修好,但不愿做公开带头发起。别姓的也有自己的见解,更不想牵头公开去搞。 现在看法 随着时间的转移,形势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等因素,封开县博物馆曾克仪馆员,伊增魁馆长考虑到莫宣卿墓是县重点保护文物古迹,需要保护好。便向最近由外贸局调上县政协任副主席的冯汉兴同志,提出了重修保护好莫宣卿状元墓的意见。冯汉兴同志接纳了这一条意见,查阅了有关莫宣卿历史资料,分析了当前情况。认为重修莫宣卿墓园,既保护了文物古迹,又可古为今用,激励后人勤奋好学,为国家四化服务,亦实现莫氏这一心愿。便动笔写了一份重修莫宣卿墓园的专题报告向县委书记、县长报告。县领导审批了报告,并根据省地委主要领导意见,果断作出了决定,县支持由群众组织修建,派冯汉兴同志负责这项工作。 对八二年西村事情,我们本着识大体,顾大局的原则,不想作什么评论,更不想拿双方争论中说的话,摘其中某一句来判断谁错谁对。原因有以下几个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会逐渐取得一致的认识。 1、共产党、人民政府对每个家庭成员和同宗亲属兄弟,对自己的祖宗进行纪念、赡仰、扫墓是没有禁止的。而对搞联宗祭祖是不允许的。莫如玉以执行组长的名义,发动封开县莫姓兄弟去信,派人联系,联络三省八县姓莫的二三万人于八月十七日集中西村拜莫宣卿,算不算联宗祭祖,提供独立思考之一。 2、1982年前每年都有各地姓莫的自动的于八月十七日来到莫宣卿墓园纪念扫墓,分批相加每年有几千人,政府没有干预和禁止。82年后,每年同样有几千人政府也没有干预禁止。就是1982年采取措施干预制止,可想一想包含着多少问题,提供独立思考之二。 3、发动了那么多同宗兄弟到西村拜祖,事前不向当地公社和派出所报告,劝告停止修墓,不要建墓去发动人来,劝告无效。上面决定要搬走引人来拜祖的东西,发展到围攻干部,至破坏桥梁,在当时应不应该对一些主要责任人采取措施先给予拘留审查弄清情况避免事态发展。提供独立思考之三。 4、现在有莫姓兄弟提出,82年各人捐了几元钱去了那里的问题。前面已说过,收款与财务制度要搞清楚。涉及到莫姓兄弟与莫如玉,政府与莫如玉等。若参与处理,会不会防碍这次修建工作和影响封川与开建片莫氏兄弟之间的关系。提供独立思考之四。 5、拘留审查的四人,有两人宣布无罪释放,莫如玉、莫定生是劳改期满释放,又有上面所谈的问题涉在一起,本人现没有向政府、法院提出书面说处理过重或要求平反。现也没有人愿意出头要求平反。现在是不是值得提出或由谁人提出,提供独立思考之五。 至于有些人说,过去修状元墓就不得,现在就得的问题。只要根据过去政策和现在政策思考,就容易理解,无需多言。 我们工作 我们这次重修状元墓,是有明确的宗旨和意义的。对参观瞻仰纪念也提出了。对不同看法我们不免强完全统一,要求求大同存小异。求得大同,经济有能力就自愿捐资。经济无能力道义支持也欢迎。意见未一致暂不捐资也合理。贯彻捐资自愿,努力做好如下几件工作: 1、深入细致宣传讲解这次提出重修莫宣卿墓园的宗旨意义及一些具体问题。 2、组织力量,分工负责。一部分人去搞集资,一部分人去搞规划和征地60亩的工作(因状元墓的土地都不是西村乡莫氏的,而是双枧乡河儿口乡别姓人的责任地),一部分人管好经济工作。 3、争取县领导的支持。县委书记在中秋节亲自和有关人员到锣鼓岗规划墓园土地。五套班子成员先后捐资,不仅从道义上支持我们,而且从实际行动支持我们。由于主管党政、纪律,干部、公安、检察、法院等领导成员的捐资,对好些莫姓的和别姓的群众有了新的认识。 4、做团结帮助爱护工作。对82年倡议重修宣卿墓园联系二三万人拜祖的主要负责人和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由县主持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和筹备组封开县成员请他们来一齐座谈,平等商量。谈过去总结经验共商下步做法。求大同存小异。通过座谈,不少人有新的认识,求得大同。莫思才被推选为筹备组成员。莫如玉被推选为联络组长,单独去承担一面工作。 5、在82年运走的东西(据了解有约1.2米×0.6米石块36件,价值约700元。水泥约2吨。大米约2000市斤和一些炊具大镬等)。积极查找取回,能适合用的都用上这次重修。 6、做好便于人们寻根查据方便的规划。初步决定,不论捐资多少,入册记载。捐资达到说明书刻石标准的,国内的按住址或单位,港、澳、台及外国者按国家或地区分列刻石留念。全家捐助的,在专门的全家捐助石碑按长幼辈分顺序排列刻石留念。全家捐助多的排前。并按各人分发纪念卡。凭纪念卡参观免收门票。 盖章:广东省封开县修建莫宣卿状元墓筹备组 (本文无署时间,据后来调查冯汉兴回忆是在1984年)
二、今天补修状元墓是值得的 ——冯汉兴给封开县委的报告 县委梁书记: 今天补修状元墓是值得的。 本届县委明确提出了把封开建设成为全国山区经济强县和文化强县。县委一班人正踏踏实实地工作着,成绩显著。在十九任县委书记中,提出建设封开的目标最明确,全面发展最好。这样说,我不是放大炮,因为我经历了十九任县委书记。从第一任赵本仁起(住广州竹丝岗),封开干部中,同他食过饭,握过手,个别座谈过的,封开县只有我了。我是唯一的见证者,敢说这句话。 但在建设封开文化强县中,请注意不要轻视“南蛮”地方封开出了个莫宣卿。这是封开建设文化强县中封开人最清楚的人物,全国又知名。我以“活档案”的身份向县委报告,莫宣卿状元墓建设前后的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后,状元墓保持得很完整。每年农副八月十七日在状元的生日,岭南地区,有当官的和百姓莫氏络绎不绝来拜祭。该墓破四旧时没有损坏,所有状元屋屋顶的两只“镬耳”拆除。学大寨时开山造田,把锣鼓岗山铲为平地,状元墓随之消失。 到了1982年莫氏有人发起修复状元墓,被第十二任县委书记邬梦兆知道,认为修复莫宣卿状元墓是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要坚决处理。而对修墓骨干分子判坐牢三年。有的捕捉的逃离了家园。在县工作的莫氏干部避不开的被集中教育等等。自始封开县的大小干部、知名人士、平民百姓都不敢在公开场合提出修建莫宣卿状元墓之事,怕冒风险。 我心中只认为是“过激”行动,风头火势也不敢言,对搞“封建迷信”定性也无足够翻案资料。我便进行四方收集证实莫宣卿这个历史人物事迹。今天值得弘扬,有“古为今用”价值。特别是刻苦学习,自学成才的意志和毅力,很值得今天青少年学习;很值得父母借鉴教育儿女;很值得老师启示学生向上。 社会上还有一股莫宣卿“无仔”论,不值得纪念他。我收集了内地和香港的莫氏族谱对证,莫宣卿有三个仔。后代分布在两广和福建最多。在香港(有莫宣卿祠堂)、澳洲、美国等海外地方后裔也不少,有的是金融巨头,有的是政界要人。 以上这些能正确处理好,对弘扬封开文化,发展封开旅游,扩大封开对外交往,搞好封开统战工作,提高封开知名度,增加封开经济收入都是有很好的综合效益。 我带着老封开,为封开的心情去给历史考验的事,心理做了准备,轻则受撤职,重则轮到我去坐牢。执笔写了长编报告给十四任县委书记文炮田和县长甄龙欣,不久书面批示:“同意以民间组织出现,自筹经费,由冯汉兴副主席负责”。报县长批准了刻了一枚“广东省封开县修建莫宣卿状元墓筹备组”印章。开展海内外募捐工作,得到的钱报批先买了农民土地57000多平方米(86亩)。租用20年土地13000多平方米(20亩),作为发展基地。 相继有营救过叶剑英的政界莫氏带领一批人来封开墓地,也有香港莫宣卿祠堂的后裔来封开到墓地看看是真是假(因修墓捉人事件香港知道),实地看了现场,看了建设规划图,听了汇报,各人都感到满意。 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生过难受之事,肇庆地委一些干部出面向地区公安处告我状,说冯汉兴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要制止和处理等等。公安处派了一位党委书记来对我问话。我详细把情况告诉他,最后我并说,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谢非也点了头的。这位书记也很支持我的工作。赞我敢于冒风险。临回肇庆前,还叫县政法委书记苏增念叫我一齐进午餐。 而这个民间组织靠募捐搞建设,靠募捐发工资。没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没有了一定的经济后盾的人,没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实在是难当领导。所以大干部不愿来当,小干部想当当不到。我伤病残疾去肇庆留医,当届县委无派人去接替工作。而工作人员又走光,处于自动散伙状态。建的房屋被拆,碑廊被破坏,果林被毁,土被侵占等等。 得知原在修建状元墓筹备组工作的博物馆退休干部曾某某,与当时的博物馆领导,取得一些未了解“背景”的人士支持,等于不宣布地废除了原来的“筹备组”,而新成立了一个建设莫宣卿公园组织,他们实作领导,兼管出纳,主管会计,一些海内外人士议论无需再说。相信这个机构和募捐方法,不会甚得大钱的,处理不好有损封开县的形象。 总之,把状元墓、状元祠建好,把有关莫宣卿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收集好,对促进封开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都有重要作用的。 如有人力,再把太平天国兵败的驻地遗址,古代阴阳街古迹和重修过的华佗寺、观音寺及护村庙,连成名胜群,建立一个民间组织的“锣鼓岗名胜区”,是一项投资少(捐助或集资)、收效快、作用大的项目。也是封开建设山区经济强县和文化强县不可轻视的项目。 冯汉兴 上 2005年1月3日 抄报:温县长、政协易主席、人大莫常务副主任、县委朱常委。 按:由于仰慕冯汉兴老先生,我于2005年2月28日去封开江口镇登门拜访。居所为临江一栋旧楼三层,约50平米,家具残旧,使人霍然明白什么是两袖清风。老先生行走不便,老伴已故,子女在美国,生活起居靠保姆八桃芳打理。老先生性直,说到修理状元历史如数家珍,说到有关单位有关人对待修墓的热情,一脸恨铁不成钢!真是难为老先生了,族人不应忘记。他还告诉我,有一些莫氏族谱资料交一个姓莫的林化厂长保管,多年不联系,名字都忘记了。(后来经多方寻找不获,两个月后才在郁南莫氏族谱发现封开林化厂长莫清桂,找到相关资料15份,其中有迁居番禺北山的念一裔的莫氏族谱复印件一本)冯汉兴,男,1930年6月28日出生,德庆冯村人,原是革命游击队员,1949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副处级退休,退休后,研究酿酒技术,有酿酒专利和著名商标注册,好象有时价值35万元的酒厂连商标转让。联系电话:0758—666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