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家莫应丰
 莫应丰先生生前照片
莫应丰(1938-1989)当代小说家。益阳市桃江县人。1956年入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61年参加广州军区空军文工团,从事音乐和剧本创作。1970年复员到长沙市群众文艺工作室工作。后调潇湘电影制片厂任创作员,1980年调省文联,当选为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党组成员。1976年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小兵闯大山》、《风》、《走出黑林》、《将军吟》、《美神》、《桃源梦》,小说集《迷糊外传》、《莫应丰中篇小说集》、《麂山之迷》。《将军吟》是其代表作品,通过对三位将军命运的描写,再现“十年浩劫”在军内的回声。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附:莫应丰骨灰入土“艺术墓园”
2004年4月2日,距湖南著名作家莫应丰1989年2月去世,将近15个春秋。15年里,逝去的莫应丰骨灰寄放于湖南陵园,灵魂飘散,孤寂莫名。今天,这位以一部《将军吟》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的湖湘才子终于魂兮归息,安葬于湖南革命公墓艺术陵园的青草故土。
莫应丰艺术陵墓位于艺术陵园西侧,占地约8平方米,由著名雕塑家雷宜锌设计。墓陵顶部是一尊莫应丰的头部石雕塑像,中间为朱红色花岗石墓碑,刻有莫应丰的绝笔词“池鱼归海,笼鸟归山”。这也是湖南第一座艺术名人陵墓。上午10时30分,莫应丰夫人欧阳慧玲,女儿莫竹苓等将莫应丰骨灰置入墓陵底座,其上置放一本刻有莫应丰格言“宁肯昏昏,不让昭昭”的灰白色石书,15年灵魂未安的莫应丰终于长眠安息。11时,著名书画家陈白一和省文联党组书记、省文联副主席罗成琰为莫应丰头像揭幕,李立、黄铁山、何满宗、范正明、张新奇、石太瑞、彭见明、何立伟、水运宪、叶梦等省文联、省作协领导及莫应丰生前亲朋好友肃立墓前。凝视眉头紧锁,目光沉重的莫应丰雕像,人们仿佛重新见到了那个在黑暗中冒死写出《将军吟》的莫公,声名隆重也不忘提携后辈的莫大哥,重新回到与莫夫子慷慨喝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往昔岁月。
 |
图为莫应丰墓碑 |
出生益阳乡野的莫应丰,当过兵,善书法,懂音乐,更热爱文学。1975年他蛰伏浏阳乡间,奋笔疾书而成长篇小说《将军吟》,历经曲折发表后,在全国文坛首发痛斥“文革”的“恶声”,一举获全国首届茅盾文学奖,名震文坛。1989年,正当创作高峰时期的莫应丰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年仅51岁,是湖湘文坛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令人无限叹息。
15年的光阴没有磨灭人们的记忆。莫应丰灵魂未息也让人们寝食不安。今天莫应丰终于安卧湘土,灵魂归息,人们将一束束四月的鲜花轻轻放置于他的墓前,也寄上无限清明的哀思:安息吧,莫应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