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莫氏宗亲网 首页 宗彦贤达 历史名人 查看内容

莫邪

2010-6-20 23:26| 发布者: 莫苘濂| 查看: 3259| 评论: 1|原作者: 莫国胜整理

摘要: 莫邪为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吴故地),铸剑之术天下无双。古代文献中常记为“干将莫邪”,其实“干将”即“莫邪”,“莫邪”就是“干将”。据语言学家研究,在古越语中,“干将”即“铁匠”之意,故“干将莫邪”就是铁 ...
     莫邪为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吴故地),铸剑之术天下无双。古代文献中常记为“干将莫邪”,其实“干将”即“莫邪”,“莫邪”就是“干将”。据语言学家研究,在古越语中,“干将”即“铁匠”之意,故“干将莫邪”就是铁匠莫邪。巧的是,“莫邪”在古越语中又有“媳妇”之意,常为女性用名。
清代陈元龙撰《格致镜原》卷三十四引《列士传》佚文:“楚王夫人于夏纳凉,抱铁柱,心有所感,遂怀孕,产一铁;王命莫邪铸为双剑。”在相传为汉魏时曹丕所著的《列异传》中有如下的记载:“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据鲁迅辑《古小说钩沉》本)
又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一也有内容大致相同的记载,而叙述较为细致。如下: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往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楚)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我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
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此外,相传为后汉赵晔所著的《楚王铸剑记》,完全与《搜神记》所记相同。)
今浙江省德清市莫干山镇有莫干山、剑池等名胜。莫干山由干将莫邪在此铸剑而得名,而剑池据说就是莫邪磨剑的地方,藏于荫山修篁幽谷中。相传,莫邪在此铸雌雄宝剑,磨以山之石,淬以池之水,剑则锐利异常。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莫经山 2011-2-14 00:34
关于金山干将坊及干将莫邪的考证  


   
    最近看《金山卫春秋》志,其中介绍金山区曾用名胥浦县。在胥浦县简史中,我们看到这么一段文字“南北朝梁中大同二年丁卯(547年)春,刺史萧大连巡安吴郡、会稽郡,又至康城游金山,祭康王姬钊庙。归途中谒干将坊(今干巷镇)。”这是距今1643年前所发生在干巷的一件事,文中明确说明那一年的春天当时的南梁政权简文皇帝萧纲的第五子萧大连在未任命为南郡王时,担任刺史的他巡视包括现在苏州、嘉兴、上海这一大片江浙沪地区的会稽郡。他特意到坐落于现金山区干巷镇的干将坊进行拜谒,即“谒干将坊”。我们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谒”:拜见或进见的意思。例:谒黄帝陵、谒中山陵、谒毛主席纪念堂等,代表着对前辈或历史有名的遗址的一种敬仰。“坊”即手工业者的工作作坊。将“谒干将坊”译成现代用语为钦差大臣拜见和考查了前朝干将莫邪铸剑的原工作遗址。时间从战国时期到梁朝相隔仅600多年,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干将莫邪铸剑的史实和铸剑的地方是十分清晰的。从这点出发可以考虑干将莫邪当时铸剑、生活、工作的场所就在现在的金山区干巷镇,这样讲似乎有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但距今1643年前古人在史记的白纸黑字上就是如此记录的。
    关于干将莫邪的解释现代人的传说有多种多样,主要由以下两种:
1、 现坐落于浙江德清的莫干山就是干将莫邪在此铸剑而得名。
2、 干将莫邪是夫妻二人,我们从现苏州市所命名的干将路、莫邪路的分别称呼中似乎感觉到此称呼是夫妻两人。其来源主要是从《搜神记》志怪小说及民国初期鲁迅的白话文新说开始流传,但考证后并不如此。据我们摘自《莫氏宗亲网》资料介绍如下:“莫邪为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吴故地)铸剑之术天下无双。古代文献中常记为‘干将莫邪’,其实‘干将’即‘莫邪’,‘莫邪’就是‘干将’。据语言学家研究在古越中‘干将’即‘铁匠’之意,故‘干将莫邪’就是铁••••••巧的是‘莫邪’在古越语中又有‘媳妇’之意,常为女性用名。”于是,一系列的巧合和谬误经时间岁月的流逝在后人记忆中变得难以分辨了。
    具体情况到底什么?我们不妨查阅《古代汉语词典》进行考证,在“干”字的解说中有十几种,但与此相联系的解释只有一种,盾:古代用于护身的兵器《诗经 大雅 公列》弓失斯张,干戈戚扬,《吕氏春秋•慎人》:“子路怃然执干二舞。”P444
    “将”字的解说中。①为进行从事活动,《左传•昭公二十年》:“请将事。”(将事:行聘礼)《论衡•儒增》。“言禽息举椎目击首碎。不足,怪也。仆头碎首,力不能自将也。”P758
    由此我们将“干将”两字联系解释,在古语的用法中是从事着护身兵器制造事业的意思。联系到后世传说中他主要生产的是将领防身武器的宝剑,所以我们可以解释为“从事着将领所用的防身武器宝剑的事业。”而干将坊则很容易的解释为“从事着古代将领们防身武器宝剑制造的工作场所。”因为2200年前没有我们现在的兵工厂、军工厂、车间、军工事业等名称,当时铁都没有冶炼出来,完全处于一种青铜器时代,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联想到当时的干巷镇就是22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将领们随身携带的最贵重防身武器宝剑的制造场所。以上考证联系《莫氏宗亲网》的说明,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用现代用语解释为“生产将军们随身携带的最贵重的宝剑主要制造者工匠莫邪”。从这个角度考证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到1643年前刺史萧大连谒干将坊的意思。这就是他当时拜谒了600年前生产流传于世的“雌雄宝剑”而出名的原制造场所。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现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所谓干将莫邪是一对夫妻的话是一种误传。实际上“干将莫邪”是一个当时从事制造先进的军工产品宝剑的技师或者说冶金研究者。
    我们从《莫干山简介》中引用一句话:“汉朝吴王濞就曾在此冶铜铸剑。”同样,引用《莫干山的传说》“干将莫邪采山间之铜精,铸剑于山中”。这两句话应当是可信的。可惜的是地点可能有误,因为要达到涉及当时生产先进军工产品的工作场所由几点必须要具备的,①交通运输水路方便,必须具备产量上可大进大出的条件。②当地有可开采、冶炼的铜矿资源。③有运输采购方便的可运作冶炼宝剑的煤和其它合金。④销售必须是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这四点在2200年前的古代史社会中有许多地方是难以具备的。最有可能的是在沿江、沿海且人口密集地区。而当时的金山地区及干巷镇正好具备这几个条件。①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当时该镇处于出海口的大江青龙江边(现张泾河),同样从留存于清朝康熙年间出版的《金山县志》所附的绘制于公元322年时(距今1688年)的《吴郡康城地域图》清晰的标注军队中“水兵使司”所管辖的三个大型军事用的“造船坊”,同时也标注着当时士兵用的“兵械坊”。这样作为当时军官们用的防身武器制造所的“干将坊”设置在同一地区的干巷镇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完全可以说现在的金山还包括已陆沉于海的原康城地区在2200年前的春秋时期早就是一个兵器制造中心。
2、关于金山地区铜矿储量的地质勘探。
由于在古代,青铜冶炼一般位于铜矿的附近,而证明干将坊是不是青铜剑冶炼中心必须有地质学方面的证据。
按照1982年的《上海市金山县张堰铜铁矿区普查评价报告》:1971年起上海市地质勘察局对上海市区外围430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进行了1∶2.5万航磁详查,圈出磁异常141个,并建议对其中6个异常点进行钻探验证。随后,上海市水文地质大队,选择了M84(地质中心在距离干巷仅有几公里的张堰镇)开始进行钻探验证工作,并于1972年6月6日在张堰东城隍庙见到了磁铁矿层,历时近10年的普查工作结果,初步证实为一中型规模的富铜矿床。前后参加普查工作人员400人次,钻探进尺4600余米,钻孔104个,见矿钻孔41个,见矿率接近4成。共探明D级储量:铜11.1万吨;银244.4吨。1996年12月,上海市地质矿产局所属的上海市地质技术开发总公司提交的《上海市金山县张堰铜矿床地质详查报告》中,查明矿段矿体较为稳定,矿石含铜品位较高(全段平均1.3%),储量均达中型矿床规模。
    根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描述:张堰镇藏有江南地区稀有的矿藏。经上海市地质探测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探测,探明张堰镇界山、百家村一带地下有品位较高的中型铜矿床,除含铜外,还含有银、金、铂、锌、镉等多种金属,铜平均品位百分之一点三一,伴生的银的储量可达大型规模。经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估,认为“张堰铜矿为D级,储量十万吨,品位较高,建矿条件优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产地”。
    由此我们可知,当时的干巷地区正处于距铜矿采集处只有几公里的地方,这点依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2200年前要生产长期保存锋利而不锈的珍贵宝剑必须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铜、银、铁、镉的元素,这个地区铜矿资源现在虽在表象上已不露出,但其矿脉带的延伸一直到现松江地区的佘山。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当笔者到松江旅游时依旧在佘山的山洞中敲下了亮晶晶的铜矿石。
    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干巷地区使用的有色金属完全是当地采集的。只因为用量过大露出地面上的矿石的开矿到深处在古代已无法再开采了。所以人们才渐渐地放弃了和淡忘了对这些矿产的利用。
3、有运输方便的可批量使用的煤和其它制宝剑用添加剂,据记载当时作为现上海之源的康城地区通过江海运输在中国南北方物资交流中吴郡地区向北方主要输出粮食和海盐,从北方主要换为煤和当时俗称炼丹用的各种化学原料。这条运输通道主要通过当时的青龙江进行,从现在陆沉于海的金山三岛之一的营盘山,当时的青龙江紧旁着营盘山而过,东边裸露的岩石上现在尚遗留着当时的船夫背牵的绳索长期摩擦岩石而残留的深深的印痕,由此可知当时青龙江货物流通繁忙的程度和运输量的大小。除此之外,当时吴郡地区尚有几条大江通过海运进行,这就是钱塘江、吴淞江、浏江,另外进宋的陆路通道也是十分宽阔。足见当时作为上海之源的金山地区交通业发展。直至其后1400多年后的“郑和下西洋”也是从浏江出发的。
4、古代必须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据上海地区的地方志记载,在周王朝末期春秋战国早期由于北方各诸侯国争夺霸权的利益冲突,在北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乱,造成长江以北的人口向江南大规模的迁移以躲避战乱。当时的吴郡地区即现在的江、浙、沪三角洲地区大量接纳了从北方迁移来的人口,造成了当时本地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一次大繁荣,作为军用和民用所须的防身武器的制造和销售设置在人口周密的吴郡地区完全是符合当时客观条件的。
    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事业。据《左传》记载:“昔夏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
商王朝兴盛的时期,青铜的开采、冶炼和铸造技术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左传》成书于春秋末年,在河南堰师二里头商初的宫殿遗址中(距今约 3600 年)却出土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镑、戈、爵之类的工具及武器,发现有专用于铸造青铜器的作妨遗址,及冶炼青铜用的坩埚残片、铸造铜器用的陶范,还有残留的铜渣,甚至已有爵之类的较为复杂的铜器。
    这些实物充分说明:中国当时的确具有一定的冶炼技术和铸造器物的能力。如1939年河南安阳掘出的巨大的司母戊大方鼎(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就是一鲜明的例证。《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古代锡铜合金的比例,及制备合金的火候情形。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便能根据不同组分的铜锡合金的性能功用不一,来铸造各种器械物件。史籍文件和传说演义中都说:干将莫邪的师兄欧冶子为越王铸造很多剑,最著名的剑有五把,据《越绝书》载:“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技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曰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
    《越绝书》上说:越王勾践命一个剑鉴定专家风胡子,去给剑相面即相剑。风胡子看了这五把宝剑后,给越王的汇报中,形容它们:“淬如芙蓉始出,烂如列星之行,浑浑如水之溢于塘,岩岩如琐石,焕焕如冰释;又如登高山,临深渊,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
    1965年12月,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正在紧张挖掘之中。当考古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墓主人的内棺打开,赫然发现在内棺尸首骨架的左侧,有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当考古人员将剑从剑鞘中抽出的一瞬间,伴随着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而一名队员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用16层白纸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纸全部划破。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这把令人炫目的青铜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圆箍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向外凸出,正面镶有蓝色玻璃,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的寒光。剑身上还纵横交错着神秘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精美异常。竟然与《越绝书》上描述得一模一样!
    从另个方面也可以证明当时莫邪作为铸剑大师在金山干巷镇制作青铜器宝剑佐证,因为在汉朝初期前的几千年古人青铜器时代,当时的先人一律将铜作为黄金称呼。我们从史记中可以看到刘邦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执政者对下属有功之臣的封赏,除了给予土地、封号、奖励女性,还有就是给予黄金多少斤,而这个黄金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黄铜、青铜等,以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而“金山”这个称呼的来源实质上就是古人当时在本地开采“金”矿的原因,至于现在的陆沉于大海的大金山、小金山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金山,这是后来的代称而已。
干将作为中国古代铸剑大师已经一代一代地在民间流传,而干将真正的铸剑之地人们似乎并不太进行研究考证,甚至连干将莫邪是一个人、一个职称及姓名、还是一对夫妻似乎都成了一个谜团。作为金山蔚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室的笔者认为对此有加以研究考证的必要,为此笔者和几位同仁最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此进行了研究考证,并将此研究和考证的结果以此文章的形式向各位关心此事的同仁们进行汇报,以便澄清一些历史的谜团,还原历史它本来面貌和出处。文中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关心此事的同仁们给予批评指正,如有无意中冒昧损害了某些地方已成习惯思维的方面,笔者在此向他们表示歉意。



                                    作 者:上海蔚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室 顾 凯
                                     资料收集整理丁克平 王 虹
                                                    2010年11月3日

查看全部评论(1)

图说莫氏
宁夏“两会”祝贺世界莫氏宗亲祭祖大典圆满成功
宁夏“两会”祝贺世界莫氏宗亲祭祖大典圆满
重庆各区县清明会如火如荼展开
重庆各区县清明会如火如荼展开
重庆莫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以来,各地宗亲积极行动,共同推动家族事业发展。 3月27日,重
莫家拳组团参加暨南大学武术交流活动
莫家拳组团参加暨南大学武术交流活动
在1月7日,由世莫主席添来叔带队,广东省莫会副会长凡哥,莫家拳第五代传人坤雄叔,惠
海南莫正忠发表重要文章《琼雷莫氏乃是宗亲兄弟》
海南莫正忠发表重要文章《琼雷莫氏乃是宗亲
琼雷莫氏乃是宗亲兄弟 海南莫氏族谱卷二丶三记载,元代十一世天锡公与母亲黄氏收取印
2O15年6月24日一25日西行寻祖纪实
2O15年6月24日一25日西行寻祖纪实
我父辈兄弟五人,长房,二房仍在新会南门居住,三房,五房百年前到广卅读书而定居广卅
阳江莫氏大宗祠佚事(曾经的五大县驿站)
阳江莫氏大宗祠佚事(曾经的五大县驿站)
阳江莫氏大宗祠,始建于乾隆年间,曾作五大县(阳江丶阳春丶恩平丶新会丶电白)莫家人
宗亲日志
辽宁莫永甫
辽宁莫永甫 2014-05-04
女儿考取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做父母的没有比 ...
辽宁莫永甫
辽宁莫永甫 2014-05-04
女儿考取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做父母的没有比 ...
莫玉蘭
莫玉蘭 2011-05-06
我們是從安徽盧江出來的 當時戰亂 來到台 ...
莫玉蘭
莫玉蘭 2011-05-02
不知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莫堰村氏屬於 ...
莫玉蘭
莫玉蘭 2011-05-02
請問不知有無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莫堰 ...
高要莫炎
高要莫炎 2010-08-30
我族字派;有.容.德.乃.大.业.仕.如.国.贵. ...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