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3|回复: 3

什么是郡望?郡望明贵贱成为姓氏文化突出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6 10: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县。“望”是名门望族,谓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是一个家族在发展蕃衍过程中,后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某一历史时期,通常是作为一个追根溯源的里程碑。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论》和南朝刘孝标的《世说新语》)。《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前面注明了“郡望”。如魏晋至隋唐在我国北方形成的“四大郡望”:范阳(今北京至河北省保定一带)卢氏,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一带)崔氏,荥阳(今河南省郑州一带)郑氏,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一带)王氏。
郡望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
“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时,秦、晋、楚等国有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地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行政区划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没。隋唐时代,往往州、郡的名称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数时期称“州”不称“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
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所谓门阀,亦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世代显贵,影响大,权威高的姓族家门。这些所谓“高门大姓”一般地说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有时官方尚作明确规定,宣称某称为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族权益的地位不等,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始于西汉,汉代刘氏皇族引经据典,论证其为帝尧之后,是高贵的血统,声称他们天生是要称王做帝的。东汉时期,门第等级观念已十分盛行,门阀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亲属往往高官厚禄,数世不衰,如弘农华阴杨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汝阳袁氏四世五人位至三公、汝南平舆许氏三世三人官居三公等,皆成为当时令人称羡的高门望族。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聚集、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及尊卑。
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财产,其成员也有入仕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其社会地位也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这种门阀制度的集中表现。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阀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进行推选,以任用官吏。
但是,以家族为基础而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垄断了荐举权,其结果便是只论门阀家世,不论才行品。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无才无德,总被列为上品优先入仕,得授清贵之职,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被列为下品,即使入仕,也只可能就任士族所不屑的卑微之职,以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门阀士族不仅各自控制地方权力,同时还左右朝政,国家法令又明文规定士族有荫族、袭爵、免役等多种特权。士、庶这间有严格的区别,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如有士族与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担任的官职,称为“婚宦失类”,是十分耻辱的事,会因此而受到排挤和嘲讽。>>你的姓氏郡望是哪些?快来告诉我们吧
在门阀制度下,不仅士庶界限十分严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中不同郡望、堂号的宗族也有贵贱、尊卑之分。唐代柳芳在其《氏族论》中对此作了明确的论述:在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
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门第阀阅而有等级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为“膏梁”,有令、仆(射)者为“华腴”,有尚书、领、护以上者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有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为“丁姓”。为维护、推行门阀制度,载录门第、区别族系的谱牒之学因而十分盛行。在南朝刘孝标所注的《世说新语》中,引证的家谱、家传达数十种之多。这种别贵贱、分士庶的门阀制度,不仅的魏晋南北朝时十分流行,而且影响深远,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准则习俗。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对此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有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以便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郡望是人口、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在封建社会里,最尊贵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称为“国姓”。皇帝对有功的臣僚赐“国姓”以示褒扬,接受赐姓者无不以此为荣。刘汉王朝时就明文规定,凡刘姓之人就可免除一切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的待遇。李唐王朝的编修姓氏书中,也明文规定了姓氏尊卑的排列。唐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诏撰修《氏族志》时,因沿袭魏晋南北朝旧例,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为第二,唐太宗大怒,亲自出面干涉,改要姓为第一,外威之姓为第二,崔姓降为第三。武则天执政时,修纂《姓氏录》,改武姓为第一。唐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并称“五姓七族”,门第最为清高。子女婚嫁首重门第。即使身为宰相的李义府也因不属“五姓七族”中之望族,在为其子向山东崔氏求婚时,也遭精通拒绝。
古代行政区划名,辖境历代不同。秦以前郡辖于县,至秦则县辖于郡,汉因之。魏晋以后郡上设州,则郡辖于州而辖县。隋唐后州郡互称,宋元设州府,至明则郡废。清沿明制,郡或为府之别名,如杭州府称杭 郡,绍兴府称越郡,而郡望之意则相沿未改。古代各姓氏因世居某郡而为当地所仰望,遂有“郡望”之称。所以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一般而言,一个姓氏大致有一个或数个郡望,如陈姓的郡望为颍川,徐姓的郡望为东海,张姓的郡望为太原、清河、范阳等。这些郡望之名也就成了郡望堂号,如颍川郡(陈)、东海郡(徐)、太原郡(张)。由于郡望堂号历史久、名气大、传播广,具有强烈的向心作用与精神凝聚力,故在姓氏堂号中使用最广。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许多姓氏的“根”(郡望)都在这里,真可谓“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这些郡望之名(郡号)也就自然而然转化成了各姓氏的郡望总堂号,如:
太原郡:(以郡望太原为堂号的姓氏有)王、郭、郝、武、廖、霍、阎、祁、伏、龙、尉迟等27姓。
汝南郡:周、殷、袁、蔡、吴、项、盛、梅、蓝、沙、应等26姓。
天水郡:赵、姜、秦、严、尹、桂、别、庄、皮、上官等20姓。
颍川堂:陈、钟、许、荀、庾、韩等11姓。
荥阳堂:郑、潘、毛、羊、阳等7姓。
陇西堂:李、牛、董、艾、关、时、万等13姓。
扶风堂:马、鲁、苏、班、窦、寇等11姓。
京兆堂:宋、杜、段、韦、田、车、史、丰、黎、邢、米、雍等34姓。
郡望使姓氏源流更加清晰
姓氏来源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那些人口众多的大姓,往往有着多种渊源。如王姓有出于周灵王太子晋的姬姓太原之王,出于毕公高之后的姬姓京兆之王,出于齐田之后的妫姓北海之王,出于比干之后的子姓汲城之王,以及出于古代少数民族的可频氏之王、高丽族之王、阿史布之王等。历史上的王姓虽然来源不一,其重要郡望多达21个,但近现代的海内外王姓华人莫不以“太原堂”为荣,以“太原堂”作为本姓的郡望总堂号。
最能说明姓氏贵贱,而且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姓氏书,当数宋朝编撰的《百家姓》。《百家姓》的前八姓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姓是国姓,当然位居傍首,钱为吴越王之姓,其余六姓为皇后外戚之姓。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曾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做了尖锐的批评,诗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诗中“金张”指西汉宣帝时的权贵金日石单和张安世,他们的后代凭着祖先的世业,七代为汉室高官。而奇伟多才的冯唐(即诗中之“冯公”)却因出身微门,竟一生屈于人下,不能展露其才。
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11: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姓钜鹿堂,唐出宣卿状元,在长安当皇帝秘书十年,就是著名“牛李党之争”的年代(就是贵族、大姓、名门与庶族、寒士斗争的年代),因为娶当朝白家(庶族)之女,苦于争斗,愤然出外当台州别驾,他从小立志的扶助圣君理想破灭,就是这种压抑寒士出身的优秀人才的敌视国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16: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钜鹿堂是莫氏族人名门总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9: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姓也是以钜鹿堂为堂号,同为周文王之后。 引水思源、不忘根本此为『钜鹿堂』之由来「钜鹿」乃我魏家世代相传之「堂号」「灯号」〈如其他姓氏陈家之颖川堂、林家之西河堂、李家之敦煌堂〉亦是墓碑或神主牌位的祖籍地之意!
远古中原之人本无姓氏,仅有统治阶级的炎帝、黄帝为区别与一般平民百姓故有独创自立门号的识别如「炎帝一族姓姜」「黄帝一族姓姬」传自周文王以後,相传周文王生百子各赐予『氏』为日後百家姓之起源!
我魏氏本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时任太傅武将最高级总参谋长军师之职﹞原名「姬高」,当时与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时任太师文官最高级宰相之职﹞,协助二哥周武王发灭商纣有功,被封於京机要地『毕陌』之地→今西安、咸阳西北,古相传周武王练兵於『毕』、周文王、周武王亦葬於『毕』、周文王第五子、第六子→仅被封於管叔、蔡叔或霍叔,姬高因人高马大有战功被封於『毕』、为第一等爵位王公,故史称「毕公高」。毕公高与周公旦两位是於「中国历史图监」唯一有图像的两位先祖,春秋时子孙各采食於冯、潘、魏、万、梁日後子嗣再各以後采食地为氏是为上述诸姓共同祖先!
东周战国时,百家姓已呈雏型,我祖毕公高之第十四代或第十五代世孙→毕万公仕晋献公灭「魏、霍、管」三小国有战功,被封於『魏』其子,文侯魏斯起用封地名﹝今山西省安邑西南方﹞改姓魏,魏斯史称→魏文侯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协助复国有功,创春秋五霸之首!
魏斯子魏击公→史称魏武侯,与韩、赵三家分晋,又创战国七雄之霸业,自此魏家为一代枭雄,子孙为王公侯爵不断。传位自魏惠王「魏莹公」独力抵抗西秦,後将国都由「安邑」迁往安全地带「大梁」→今开封,改称梁惠王﹝史有孟子问梁惠王篇传世﹞,国名改「梁国」子孙部份改姓梁→为梁氏起源,故魏、梁本一家。
  传至魏昭王遫公战祸频繁,传嗣子魏安厘王圉公,庶子〈信宁君〉魏无忌公为宰相,曾率五国之兵逐秦军至函谷关、威振天下,後因史有『信宁君盗兵符救赵论』被贬至安阳,传至第四代魏王假,秦将王奔屡攻大梁不下,遂於公元前222年引黄河之水灌大梁,魏王假举城投降,魏氏子孙数百人均遭刀刃屠毒〈此即魏氏日後人口不多之重因〉。被贬至安阳之信宁君与十四个子孙逃至山西太行山躲藏改姓『王』,秦灭後仅魏无忌之孙〉三人恢复本姓『魏』,此为部份『王』姓之由来。楚汉相争时,高良侯→魏无知助刘邦,举陈平等灭项羽有功,子孙传於秦、汉中原廿六郡〈相当现在行省〉之一,河北省西南部『钜鹿郡』世代为官宦之家,史不绝书!中原各姓氏各以祖先发源地、发祥地为『祖籍地』自唐末五胡乱华中原各姓氏南迁,甚至日後宋元明清,以至尔後更迁移至台湾、港澳、南洋、欧美等地,均以『钜鹿郡』为堂号、灯号以示引水思源、不忘根本此为『钜鹿堂』之由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