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5|回复: 0

《封中史话》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4: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武帝厚待“封中”  
发表日期: 2007-12-15
作者: 陈乃良   


———漫话“封中”之三                           

  汉武帝统一岭南设交州,辖下的苍梧郡领十县。值得注意的是,沿封水(今贺江)上溯到潇水源头的“封中”地域,直线距离不足400里,设六县:广信、封阳、临贺、富川、冯乘和谢沐。它们密集地排列在苍梧郡中央,构成郡的主体;两翼各有两县,东面端溪、高要,西面猛陵、荔浦。汉初岭南地区设县稀疏,仅设32县,而“封中”占六县,近两成。 “封中”的架构及其设县多且密,很不寻常。

相比之下,西汉南海郡占广东半壁,只六县,布局极为散落。再看漓江流域,除上游设始安县和出口处的广信县外,中间只设荔浦县。何因?只因灵渠久不通航,而漓江滩多,,航行条件远逊于潇水和封水。故汉武帝重贺江而轻漓江,漓江流域设县很少。

和岭南其他地方相比,“封中”独受汉武帝青睐,设县特多,可算破格厚待。“封中”在西汉地图上的独特地位在这里有进一步的体现。汉武帝的战略目标是统一中圄,巩固和扩大疆土。他特别重视“封中”,把它看作通往新辟统治区和向海外扩展的咽喉要道。为了维护潇水一封水交通线,用政权建设手段强化它。        

    封水和漓江分别与西江汇舍的广信县,处于极佳的中心位置。“海上丝绸之路”从日南和交趾进口的货物,可经左江和西江到广信北上;从徐闻、合浦进口,也可以经南流江和北流江而抵广信;或从鉴江、罗定江出西江转赴广信。反之,出口亦然。“封中”的门户——广信县,处汉代南北交流和中外交流的枢纽地位。
岭南最早的大学问家  
发表日期: 2008-1-6
  作者: 陈乃良   

       ——漫话“封中”之四            

封开县城东南三公里曾有一座汉墓,当地人叫将军博士墓,此墓有将近两千年历史,他们说不清其缘由。1983年,我查证墓主是汊代大学者陈钦及其子陈元。

陈钦研究《左传》,著《陈氏舂秋》,惜已失传。汉成帝时,陈钦向王莽讲授《左传》。王莽察觉《左传》等古籍有利他托古夺权,立于学官。王莽篡位后,陈钦不愿歌德颂美,被封为厌难将军驻守北疆。时匈奴单于之弟咸带子人朝,王莽厚加奖赐,留其子为质。咸回塞外抢掠犯边,陈钦报告军情,王莽怒斩咸子。后咸继单于位,王莽为了媾和,不看“恩师”面子,把杀咸子之过诿于陈钦,将陈下狱。陈钦愤而自杀。子陈元承父业亦攻《左传》,成就更高。

《左传》写于公元前4世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其语言精练、生动,对后世影响巨大。

东汉初年,围绕是否设立《左传》博士掀起论争,争论双方的代表分别是今文学家范升和古文学家陈元。范升以“《左传》不祖孔子”提出反对,论点是“疑先帝之所疑,信先帝之所信”, “先帝所行而后主必行”。他还搜罗了四十五条《左传》和《史记》违背五经的“罪状”,欲置其于死地。据《后汉书·陈元传》记载,陈元列举大量历史事实,驳斥范升的陈腐论点,论证了“先帝后帝各有所立,不必相因”的真知灼见。他论点鲜明,说理透彻,富进取精神,不容辩驳。对范升吓人的四十五条,陈元概括指出是以自相矛盾的挑剔,来掩盖这些历史巨著的弘美。面对有博士头衔的范升,陈元当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毫不自卑,以大无畏的精神参加论战。辩论了十多次,陈元取得初步胜利,光武帝诏立《左传》,选四博士,陈元居首。但陈元锋芒过露,光武帝为缓和两派矛盾,起用第二位博士李封主讲《左传》。李封死后,左氏之学被废。但陈元热爱和继承古文化的精神,后世史家仍给予公正评价:“时陈元最明《左传》”,陈元代表了当时《左传》研究的最高水平。《左传》和古文经逐渐成为民间私学主流。《广东通志》和《广西通志》儒林传,都把陈钦父子列首位,给予很高评价:“陈元独能以经学振起一时,诚岭海之儒宗也。”盛赞陈元是岭南文化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陈钦虽为将军,却不得善终;陈元挂博士头衔,亦是虚设。但他们的历史功绩深人民心。封建统治者赐与将军博士的美名,并不因其后来废弃而从此湮没。恰恰相反,这些美名代代相传,竟持续了将近两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