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莫氏宗亲网 首页 族谱研究 查看内容

莫氏家谱 第六篇 后记 一、莫氏家族变迁实录<八> 南拳名家 ... ...

2010-6-25 10:44| 发布者: 莫苘濂| 查看: 3112| 评论: 0|原作者: 莫国胜|来自: 莫国胜

摘要: 佛家修性,道家先修命,后修性,进而性命双修,借假修真。故佛道两家的修真者最终目标都一样,即修炼真我--性,以期成佛成仙。修真者在长年修炼打坐时,为了锻炼身体,将内炁与搏击之术结合,就产生了内家拳。故世传 ...

    <八> 南拳名家

 

    佛家修性,道家先修命,后修性,进而性命双修,借假修真。故佛道两家的修真者最终目标都一样,即修炼真我--性,以期成佛成仙。修真者在长年修炼打坐时,为了锻炼身体,将内炁与搏击之术结合,就产生了内家拳。故世传内家拳术除讲究搏击技巧外,还需注意真气的内修运行,否则不足以伤敌。

    传说中国北魏时期,南天竺高僧达摩以一根芦苇渡过长江,然后面壁九年,影入石岩,最后在河南崇山少林寺开创禅宗一派。又传说南北朝时的宋代,佛门高僧杯渡禅师常坐木杯云游四海,至今在香港屯门的青山(又名杯渡山)尚有杯渡禅寺,杯渡仙迹多处。这些都是修真者修炼后的神通。

    少林寺为了广传佛法,在全国开设了10家分寺,福建省莆田少林寺就是其中一家,即俗世所称的南少林。明末清初,郑成功败退台湾,他派手下谋士陈近南到大陆成立地下组织天地会,并以南少林为基地开展反清复明事业。清雍正年间,清兵火烧南少林,住持至善禅师等人逃出,并在岭南一带授徒,形成清代南拳盛世。

    南拳是中国武术一大流派,以广东的五大名家为代表,即洪、刘、蔡、李、莫。莫就是莫清骄,其它各人分别是洪熙官、刘三昭、蔡九仪、李锦纶。

    莫家拳是廣東五大名家之一,传说創自莫達士。据闻莫達士曾學藝於福建少林寺至善禪師,技成後返回火崗村,因火崗村全為莫姓族人,於是開宗創派稱為"莫家拳"。莫達士以武名世,后为保境义士,乡举,梅州乡进士。"莫家拳" 早期不外傳,只傳給族人,向来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莫亮、莫清骄等人将拳术外传,才创下"南拳五大名家"的称号。現在,東南亞、香港、歐美等地也有莫家拳之精英人士。

     〔一傳〕傳於有潼湖打仔之稱的莫定儒、莫亮儒及莫大昌(即莫清骄)

     〔二傳〕石水口村莫黎勝、莫林、莫延年,元岡村陳堂公,徐屋村徐皮鐵。

     〔三傳〕莫亮、火岡村莫群亨。

     〔四傳〕莫鍚計(1957年莫在廣州擂台比賽榮獲冠軍)、莫丁貴(19351943年期間任教於星洲)、林蔭棠(學自莫亮,其子林仲文曾任教於廣州二沙頭武術館,林仲偉則是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林蔭棠當時常與龍形派之林耀桂,白眉派之張禮泉互相鑽研武術)、莫創(居香港流浮山)、莫海(1949年曾任教元朗山下村)、東山村姚立、姚逢潤、莫龍富、姚裕。

     〔五傳〕在香港有莫坤雄、莫炳揚、莫德裕、張永輝、黃華安;大陆有林仲文、林仲伟等人。

     〔六傳〕姚大東(現任香港中國國術總會副主席及多間中小學龍、獅藝國術班總教練),另還有多人在國內教授。

    莫家拳成為廣東五大名家之一,是以腿法見稱。腿法有撐雞腳、穿心腿、虎尾腿、釘腳、卦眉腿、截肘鐮腳、後蹬腳、凌空雙側踢腿等。

    它的基本理論是"一腳勝三拳,手長尺七,腳長三尺,放長攻擊,凌空飛踢,拳重百斤力,腳重千斤力。"拳法特點為手法緊密,攻防結合,拳勢勇猛,剛勁有力, 步法靈活,長短配合。

    有歌訣曰 "拳行如虎勢,腳踢似龍威。身靈步活力,長短勁俱齊。" 

    莫家拳有二十多套拳。拳種有黑虎拳、豹拳、箭拳、串花拳、莫家拗断灵芝手、人字椿法,棍法有釣魚棒、龍虎棍、鳴州棍、二郎棍、打單枝、盤龍棍、莫家大鈀等。

    二十六世祖莫达士生三子,长乔锡,次定儒,三亮儒。定儒精通武术,因火岗村在潼湖岸边,故号称"潼湖打仔",恩赐登仕郎(正九品官)、候选州司马;亮儒赋性刚劲,兼收武备,名闻四乡。定儒又生三子,赋性刚正义重,授修职郎(吏员出身正八品)、外省州左堂等职;定儒孙莫鸾翲,精于歧黄,远赴西藏,精修密宗佛法,著《藏芗述录》传世;亮儒三子尧璋,赐登仕郎,四子瑞璋,术卜易命理,兼收武备。莫达士之兄莫硕士,号华岳,赐登仕郎,子通儒亦赐登仕郎,孙莫振蛟,曾孙莫礼杨赐修职郎,这些人都精通"莫家拳"。外间有传言,莫家拳由海丰人莫蔗蛟始创,可能是莫硕士之孙莫振蛟的音误也。(客家口音,莫蔗蛟与莫振蛟相近)

    清末,莫家拳已在东莞及珠三角等地广为传授。

    小时候听乡亲谈及,莫家拳名家莫大昌(又名莫清骄),一个扫堂腿可以打断10条栓牛桩。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啊?又传说,莫清骄以黑纱蒙眼,俯伏在地,任由攻击者从各种方向攻击。而莫清骄则有如目见,闪躲自如。莫家拳的创派人莫达士,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莫氏家族最多修真者的年代。因此,我怀疑早期的莫家拳传人都是内功修炼者,而莫家拳根本就是内家拳。那些不出世的隐者才是莫家拳的真正高手。

    莫闰秀,清代归善(即今惠阳)火岗村人,隐世武师,在邻近的东莞桥头镇义和墟开缸瓦店营生。武林正派弟子,学武首重武德,绝不峙强凌弱,自律极严。《族谱》记载,曾有莫姓子弟峙武明火执杖,最终被其父生生束死。

    时桥头墟兴盛,镇内有码头、墟市、天主教堂、武馆等等组织,各色人等混杂。莫家拳作为一种正统拳术,当时正在东莞等地流行,拳法善用腿,器械有棍术、莫家大钯等等。有武师梁一虎(一说梁黑虎)者,东莞常平梁屋人,不知习自何门何派,也在桥头镇径贝村开馆授徒。

    不知是莫拳名气影响梁师傅的授业生涯,还是自峙武艺过人?一日,梁一虎到缸瓦店买货,左挑右捡,就是没有满意的。只见梁一虎拿起一只茶壶,两指一捏,壶嘴就碎裂了,摇头叹说:“质量太差了”。转身取起一个瓦煲,用力一抓,煲柄又烂掉了,梁一虎又说“质量不行”。不半晌,缸瓦店的瓦煲瓦缸茶壶等货已大半被抓坏。店主莫闰秀见状,便知梁一虎故意生事,恳求别用武力、照顾放行。可梁一虎就是不承认武力破坏,一个劲的说是货物质量差。店主莫闰秀知其捣乱,千万地赔不是,就是不被放行,除非答应与其比武。闰秀自认不如,可梁一虎还是不答应,输蠃也要比一次。闰秀再说,刀枪无眼,恐有失手误伤,梁一虎说打死不论。于是,两人在墟市贴一告示,定于某月某日在桥头镇东江河畔比武,生死不论。为何要在河畔比武?其实梁一虎武艺不差,又在桥头开馆,弟子众多,闰秀恐其弟子报复,于是选择河畔比武,过河则可返回火岗村。

    比武之日,东江两岸果然人山人海、驻足观看。武场有提供的刀枪器械,梁一虎抢先取了把大铁钯(也叫莫家大钯),莫闰秀取了根单枝大茅竹(也有说是盘龙棍)。双方对峙良久,谁也不肯先动手。忽然,闰秀虚引,一虎以为有破绽,举钯攻来。谁知闰秀举起茅竹照着钯齿一戮,钯齿钻入空心的茅竹而不得脱(有说是钯齿钉在了木棍上)。跟着,闰秀飞起一脚,踢中梁一虎胸部,顿时断其肋骨三根、伤及内脏。

    胜负已分,闰秀取出丹药一丸,对梁一虎说:“服下这丹药,尚可回家见家属一面,交待后事。不服,半途必死。”梁一虎负气不肯服药,从桥头墟往西返回梁屋村,谁知行至半途(桥头大州村横档岭附近),终于伤重而亡。

    “回马枪”一说可能许多人都听说过,就是马战中的双方,其中一方败走或诈败,待到另一方将要追至时,突然回马一枪。此时因为双方距离太近,而另一方又在快速接近中,一方以“有心”算“无心”,而另一方因为来不及闪避,常常就会反胜为败,端得利害。而莫家拳中也有一招“虎尾脚”,功效与“回马枪”有异曲同功之妙。此招暗藏杀机,不到不得已不用,乃莫家不传之秘。说起此招来历,还有一些辛酸往事。

    练武需要摆姿势,所以广东人把练武称作练架式。而两人过招对练,或者不是很正式的比武、拆招,就是来来往往的走架式,简称“走架”。所以,“走架”其实就是非正式的“比武”。据传,在莫拳的历史中,莫家有一不肖之徒学艺有成。因师门严律,此徒行事多有不便,欲借机暗伤其师。一日,劣徒暗示祖师,欲与其拆手。当时,祖师年事已高,挡不得劣徒狂轰滥炸式的进攻,于是心生一计,诈败跌倒在地。劣徒以为祖师体力不支,急欲上前伤敌。谁知劣徒刚刚靠近,祖师已经暗中起脚,痴如虎尾倒卷,将不肖之徒踢出丈外。。。此招后经祖师们的多次演练修改,于是便成为暗藏杀机的绝招。

    据传清代光绪年间,东莞大州村人莫雄谋在北京参加武举进士科考试。只见他手舞关刀,飒飒作响,时而双手舞刀,时而单手抓刀,凌空飞踢,风驰电掣,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博得观众掌声如雷。忽然关刀失手,刀从腰背脱落,情势十分危急。说时迟那时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莫雄谋将右脚向后使劲一翘,出现鬼脚一招,把关刀踢上头顶,两手接住关刀继续飞舞不停。舞刀完毕,皇帝好奇地问:"莫进士,刚才刀落身后,又用后脚踢上来,是何招式?"莫雄谋朗声答道:"这叫魁星踢斗,是我家传绝技。"皇帝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莫雄谋也因皇帝称他莫进士,就于当年中了进士。从此,江南武林各派就有了"魁星踢斗"一招。这一招的出处有多种说法,其中就有嘉庆佛山武状元姚大宁和光绪东莞武进士叶竹庄。但以招式而论,此招重在脚踢,应是莫家拳无疑。

    清末民初,东莞桥头镇石水口村有名拳师,叫莫林盛。他身材矮小,却脚力过人,尤其是那招“冲天脚”,无人匹敌,因此人们又叫他“冲天脚”林盛。

    某年,莫林盛在香港一码头当教头,适逢一名番鬼佬在香港摆擂台。他经不住徒弟们的怂恿和激将,带着一班徒弟前去打擂。

番鬼佬满脸横肉,粗壮得像头狗熊。莫林盛与番鬼佬经过一番恶斗,最后诈伤倒地,以一招“冲天脚”将在擂台扬威已久的番鬼佬踢得脑浆迸射、五孔出血而死。

    莫林盛一脚踢死番鬼佬的事当时惊动港九,中国人扬眉吐气。“冲天脚”打擂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胡须容,又名莫镜湖,清末民国东莞桥头镇大洲村人。因长着一把络腮胡子,酷似《水浒》中的鲁志深形象,又名字中带一个“湖”字,因名胡须容。

    胡须容受过不低的正规教育,用农村人的话来说,就是读书读出身了。他早年为国民党做事,走南闯北,到过海南、江西、福建、上海、南京、四川等地寻访名师,后来任东莞茶山中学教师。东莞茶山南社村,因清代出过几个武进士、武举人,所以民风尚武。解放初期,胡须容就在南社村开馆授徒。后来年老,胡须容就回到家乡安度晚年,间中也指点村中子弟习武。

    莫家拳走的是南派拳术路子,拳势勇猛,通常出拳吐气开声,以气助力,以声助威,脚踏则地动山摇,拳出则虎虎生风。可是,胡须容不是。他虽然也习莫拳,但经多年寻师访友后,出拳一点气势也无,与常人无异。骤然相处,你不会发觉他是一个武林高手。他很少与人交手,可是说到武艺,村人还是认为以他为尊。村中人谈兵论武,胡须容就常常以筷子作道具,演示攻防变化之道。大概他与林荫堂交过手,所以就告诫学武的子弟说:“石龙林荫堂很硬手。”(注:林荫堂,东莞谢岗林屋边人,武术界南国五虎将之一,其父在石龙开米铺。)

    胡须容还有一手绝活。农村人常常往家中墙壁钉钉子,用作挂物之用。胡须容不用锤子,手掌一拍,钉子就钉进去了。过去落后,农村并无拖鞋等物,日常穿的都是木履。木履就是一块脚掌大的木扳,上面钉上套脚用的软布、软皮或软胶。胡须容不用锤子,拿起钉子一按,钉子就进去了。村中跟他学武的子弟大讶!问他怎么做到的?他就说从丹田运气到手指,手就不会受伤。接着,又教那子弟如何趟在床上,早晚从口鼻吸气到丹田养气。只是,内气的修炼是要悟性的,农村孩子怎么也炼不出内气来,只好作罢。但是,村人对他这一手绝技更加佩服不已。胡须容说,他见过更加利害的高人。在海南,有个人可以飞檐走壁,踏波而行,而鞋面竟然不湿;在四川,他还见过一个高人,可以手发飞针,射杀一头百多斤重的成年母猪,而飞出去的针竟然可以凌空收回。

    高州人莫桂兰是南拳名家黄飞鸿的第四任夫人。莫桂兰据说也幼年习武,人称双刀侠。黄死后,莫桂兰在广州、香港等地开馆授徒,后担任香港电影最早期的武术指导。

    到了民国,我伯祖煟林公亦以教授莫家拳为业。据闻煟林公不曾正式拜师学艺,却敢在香港九龙及东莞清溪等地设馆授徒。伯祖灿林公与煟林公原是亲生兄弟,后因石庇祖无后,于是灿林公出嗣石庇。石庇祖长年在外,走南闯北,于是筵师专职教授灿林公莫家拳。而煟林公以兄弟之宜,常在练武场观看,故也修习不少。

    我族莫姓人自明末从火岗村迁来黎村居住后,因两村相隔仅数里之遥,故族亲仍时相往还。煟林公就喜欢与火岗村来的族亲交谈来往,并经常回访。他就是这样,东得一鳞,西得一爪,如此便学会了莫家拳。煟林公心灵手巧,时人无出其右。据说他很会舞狮(这是近代拳师的必修课),也很会糊麒麟狮子头,无论多大的麒麟或狮子头,他都可以糊出来,现在东莞清溪一带的民间传统工艺--麒麟狮子头也有他的一番贡献;据说村里曾组织唱大戏(即演粤剧),但又缺少戏服,煟林公就用各种颜色的纸张裁制戏服,竟然做得唯妙唯俏;他又生性豪迈,村里组织的唱大戏,他就喜欢担演山大王、侠客等角色,并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由此,他在村民中获得了"大王刀"的美誉。

    据说某年他在东莞清溪开馆授徒,有一李姓拳师先他在此开馆,于是李拳师便来踢馆。初,伯祖煟林公不愿与他较量,就派了二徒弟上场比试。很快,二徒便被李拳师击倒,煟林公只好派大徒弟上场。但最后,大徒弟仍敌不过李拳师,伯祖煟林公只好亲自上阵。

    据说林公在两位徒弟上场比试的时候已经看清对方的家数。

    林公手执莫家大钯对李拳师说:"李师傅小心了。"说完便向李师攻去。

    李拳师举手欲还击,伯祖却半途退了回来。

    林公又举起大钯对李拳师说:"李师傅小心了。"说完又再次向李拳师攻去,可是攻到半途,林公又虚仿一招,退了回来,李师又白准备了一次。

    林公第三次举起大钯对李师说:"李师傅小心了。"

    大概李拳师也想摸清伯祖的家底,故不主动攻击。当林公发起第三次攻击时,李师以为伯祖又是虚招,故就不作准备。谁知此时伯祖并不用虚招,而是真的攻了下去。李拳师失了先手,手忙脚乱,没几招便被林公伤于钯下。

    李师败退后,按江湖规矩是不能再向煟林公寻仇的。但煟林公却担心李师邀人助拳,于是便把清溪武馆协了业。

    煟林公回到家乡黎村后,耐不住那清闲日子,又跑到香港谋生去了。可是,此时蒋界石刚败退台湾,大量国人涌入香港,谋生越发艰难。到了土改时期,林公从香港返回大陆分田分地,到了公社化时期,林公又跑香港开武馆去了。此后,大陆政府封锁国境,人民不能自由出入,林公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老死香港。

    几乎每个在外谋生的莫氏族人都习过莫家拳。

    煟林公胞兄莫灿林,后出嗣石庇。此时莫家在黎村世代行医,并开"五福堂"药店济世。灿林公幼好堪舆之学,并有很深的造诣。灿林公经常翻山越岭,寻龙点穴,为保野外求生,他也精修莫家拳。成年后,灿林公到广州开设药店,遍地寻师访友,常行走广州与黎村之间。某年灿林公双手携行李从广州火车站步出,有惯偷欺公无余手防备,就由正面抢夺灿公别于胸前的自来水笔(时自来水笔国内无法生产,故是泊来的奢侈品)。公立地不动,待惯偷近身,一个莫家"穿心腿"便将惯偷踢出五六米外。惯偷的同伙从侧身攻来,却被踢于脚下,有同伙又从身后抱住灿林公的身体,不料灿公一个矮身,一脚又后踢过顶,正中小偷脸门。灿公立地片刻,冷眼旁观,小偷终不敢近身,于是扬长而去。国共内战时期,人心思乱,社会动荡,有流匪时常打劫商号,灿林公就在广州市其药店所在地组织民团,教授莫家拳以自保。

    小时候常听家中长辈谈论一些莫家拳的事迹,对莫家拳仰慕不已。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火岗村的族亲又来寻本族人去里练武,奈何族人早被改革开放的金钱大潮迷惑了,什么也顾不上。我当时长年在外求学,也没顾上。到九十年代,老一辈的拳师都死了,莫家拳的发源地火岗村再难见到武人的身影。

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