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什么是中国文化时,余秋雨认为并非是人们惯常思维谈到的“地大物博”、“辉煌的古文明”这样的表述,因为世界上有着远比我们古老的文明,也有很多疆域广阔的大国,很多国家甚至没有我们面临的能源危机,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描述更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共性。在余秋雨看来,中国文化最独特的特点是,在所有人类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和消亡的古文明。
在解释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和消亡的原因时,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三个不喜欢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构成中国文化特点的关键。
其一是“不喜欢远征”。中国文化是个纯粹的农耕文明,对远方的土地不感兴趣,这和世界上的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多少带有侵略性不同。即使是带有文化标志性的长城,也只是一个防守型的工事。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更是从未出现过要征服世界的话语。余秋雨还以利玛窦作为一个欧洲人视角总结的“中国皇帝非常满意自己的一切,没有远征企图”,批驳了很多西方世界的“中国威胁论”。
其二是“不喜欢极端”。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经典是周易的“阴阳互补”,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弹性哲学,也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合适点和恰当点。在人类历史上,极端主义不仅会破坏别种文明,对自身的损害也很大。而中华文化不喜欢极端,也就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延续至今。
其三是“不喜欢失控”。“中国人不知道没有秩序是怎么样的,只是总想着用新秩序代替旧秩序。”由于秩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结构,中国用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实现了社会有序而不失控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