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莫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新兴莫杰明的个人空间 http://www.moszq.com/?18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家谱起源

已有 3196 次阅读2011-7-22 22:46

关于中国家谱源起时间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说起于周代,一说起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源于宋代,更有人说它产生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时代甚至更早的口头和结绳记事时代。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考证,中国家谱当起源于商周时期。商代开始,人们已有了记载家族情况的意识,国君已开始让史官对公卿贵族的家族情况进行简单收集。至周代,已有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朝廷已设立专官负责全国所有贵族家谱的记载和管理。到汉代时,已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私人家谱。

     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空前盛行,家谱在此时期摇身变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工具,成为豪门大族维护自己特殊权益的护身符,家谱在该时期有了长足发展。隋唐时,虽然门阀制度随着科举考试的确立和推行而瓦解,但统治者的提倡使中国家谱进入第二个发展高峰期,此期间官修家谱最为兴盛。

宋代为中国家谱发展的转型期。家谱强大的政治、社会功能逐渐丧失,其“敬宗收族”、“尊尊亲亲”的教化功能凸现出来。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人修谱,家谱私修在民间广泛盛行。其后,家谱经历元明清三代日渐成熟,尤其到了清代时,修谱成了宗族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有的家族三十年一修,有的六十年一修,私修家谱大量涌现,现存留的家谱70%以上为此时所修。

近代民国时,修谱之风仍十分盛行。家谱也由最初简单的世系发展到内容翔实、体例精当的家族史料汇编,从可数的文字发展到洋洋数十万字,最终成为能与正史、方志相提并论的史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宝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返回顶部